時(shí)間:2021-06-25
大
中
小
來源: 縣委宣傳部
狐偃( 一前630),亦稱子犯、舅犯、咎犯、臼犯、狐子。狐突之子,晉文公重耳之舅,故又稱舅氏。晉獻(xiàn)公二十二年(前655年),隨重耳逃亡在外19年,為文公之心腹。官之上軍佐。
晉獻(xiàn)公末年,驪姬亂朝,偃隨重耳逃奔于蒲(今石樓縣東南)。獻(xiàn)公去世后,晉大夫里克殺驪姬及其子奚齊,使屠岸夷到蒲迎公子重耳即位。重耳猶豫不定,詢問狐偃。偃說:“國內(nèi)喪亂,眾親不順,焉能因國而導(dǎo)民?”于是重耳辭絕了屠岸夷。不久,里克游說于秦穆公,秦國借口吊獻(xiàn)公喪,使公子縶說服重耳得國。偃阻止說:“父死在堂而求利,人豈能以我為仁!又豈能以我為信!不仁不信,何能有長久之利?”重耳聽從,謝絕了秦使。
偃跟隨重耳過衛(wèi)國到齊國,齊桓公熱情款待重耳,嫁同宗之女姜氏于重耳為妻,賜以車馬二十乘。重耳一住五年,樂而忘歸。偃與趙衰等密謀于桑樹下,又與姜氏商定酒醉重耳,車載而離齊。重耳酒醒后,已遠(yuǎn)離齊國,大怒,執(zhí)戈追殺狐偃。偃說:“如果殺臣可以得晉,臣樂矣?!敝囟鷲篮薜亓R:“若大業(yè)不成,吾食舅氏之肉!”偃說:“事不成,我也不知死所,誰還能和豺狼爭食呢?”之后,經(jīng)魯國,過鄭國,歷楚國,到秦國。公元前636年,秦穆公派兵送重耳歸晉復(fù)國,行到黃河岸邊,重耳下令把殘籩余豆席蓐等破爛扔掉。隨員中,凡是手足胼胝、面貌黧黑的靠后邊走。狐偃聞聽,長夜痛哭。重耳不解地問:“你不愿我返國執(zhí)政嗎?”偃說:“籩豆,吃飯之器;席蓐,睡臥之需,你為什么拋棄不用?面目黧黑,手足胼胝者為勞苦有功的人,你為什么嫌棄?我為你棄食、棄功而哭?!辟扔职延耔颠€給重耳,說:“臣從君巡游于天下,臣之罪很多,我自己倘且知道,何況國君?請(qǐng)從此而別。”重耳知錯(cuò),將玉璧投于黃河,與偃盟誓:“如不與舅氏同心,有如白水?!庇谑侵囟珊拥角旨次?,是為晉文公。
文公四年(前633年)冬,楚成王率兵攻宋國,宋告急于晉。文公用偃謀,出兵征伐魯、衛(wèi)二國以解宋圍。文公使偃將上軍,偃推薦其兄狐毛擔(dān)任,自己輔佐。翌年,晉與楚戰(zhàn)于城濮,因文公昔年過楚曾有約于楚,故晉軍退避九十里。四月,楚國軍隊(duì)占據(jù)要地,文公十分憂患。偃說:“楚師理曲而兵老,晉師理直而兵壯,晉與楚戰(zhàn)必得諸侯。若敗,晉國表里山河,必然無害。”戰(zhàn)斗開始,晉軍用偃之計(jì),使晉將胥臣以虎皮蒙于馬身上,擊潰楚國右?guī)?,狐毛將上軍擋住亂竄的逃兵,與偃夾攻楚國左師,楚軍大敗。
晉文公六年(前631年)夏六月,偃代晉國與周、宋、齊、陳、蔡、秦等國盟于狄泉,奠定了晉國盟主地位。文公七年(前630年)秋,偃又隨文公參加了晉秦圍鄭之役,是年冬去世。 葬于今新絳縣北二十里之九原。